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自然地理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巨著梦溪笔谈作者沈括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沈括(1031—1095) ,中国北宋科学家、地理学家,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察访使、安抚使、翰林院学士、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等。 沈括在任职期间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元丰五年(1082)被贬。1087年完成了《天下州县图》,1088年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专心著作,写成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梦溪笔谈》原作30卷,现传本作26卷,内容包括天、地、生、数、理、化、文学、艺术等。沈括学识渊博,猎涉许多学科领域,他一生著作很多,除《梦溪笔谈》外,还有35种,可惜大都失传或残缺。 沈括在地理学上的主要贡献: 在世界上最早用实验验证磁针“能指南,常微偏东”,发现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有一磁偏角。 熙宁五年(1072)测量汴河(唐、宋人称通济渠东段为汴河,宋以后堙废)下游地势,从今开封上善门起,到今江苏盱眙淮河口止,用分层筑堰法测得总长为840里130步,高差19丈4尺8寸6分。这种测量方法在世界测量史上是首创。 在视察边防时,用面糊或蜡、木屑在木板上把看到的山川地势制成模型,然后再复制成木刻模型。这种木刻地形模型比欧洲最早的地形模型早700多年。 继承裴秀的“制图六体”,编绘《天下州县图》(已失传),资料丰富,精度较高。 会简单预报天气,懂得虹的成因以及大气中的折射原理,批驳了海市乃“蛟蜃之气所为”的迷信观点;所记载的陆龙卷对世界陆龙卷的地区分布有重大意义;提出物候随高度、生物品种、纬度高低、人类生产活动而变化的理论。 对流水侵蚀作用的论述比英国J.赫顿早600多年。 最早对华北平原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经济地理和城市也有较精辟的论述。

标签: 地理人物

推荐文章

  • 编辑手记追寻河神王同春的足迹
  • 编辑手记每一篇稿子背后都有一个小团队的故事
  • 编辑手记与使鹿鄂温克相遇
  • 给三沙市市长写封信
  • 第一次登顶就是非洲最高山峰
  • 研究喀斯特的范成大
  • 田立德解读冰川史记
  • 用脚步校验史书的人冯其庸
  • 琼追仁波切我用生命来学习
  • 澜沧江激发了我的河源梦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