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自然地理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蛴蟆节另类送瘟神的狂欢夜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当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正月里以各种方式欢度元宵节时,每年的正月十四日,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乡野间却有一个“蛴蟆节”,成千上万的人高举着竹质灯聚集在河边。这里的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送瘟神保健康的愿望,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的夜晚,
在南充市的嘉陵区三会镇,各村的村民都会带着孩子举着
蛴蟆灯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同过蛴蟆节。蜿蜒的乡间小路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
人龙,顽皮的小孩子们不时跳出队伍嬉笑打闹,将手里的
蛴蟆灯插入田野。

腊月的四川东北部大地,雾罩丘陵,淅沥的冬雨浸润着阴冷的土壤。这样的气候一般要持续半月以上,立春后气温也还会经历倒春寒。在正月里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金宝镇,忍耐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抖擞起精神,开始扎制竹灯,为即将到来的蛴蟆节做准备。傍晚时,我们来到镇上,当地人不约而同地举着竹子做的灯,沿着乡间小路从四面八方向大路上汇聚,形成了一道长约几公里的灯流,并齐声唱着节庆民谣,这就是南充特有的送瘟神仪式——蛴蟆节。

谈起蛴蟆节,金宝镇上的老人们眼睛里泛着激动的光芒。他们说在自己小的时候,就已经跟着父母过蛴蟆节了,那时每家每户都会自制“蛴蟆灯”(青蛙造型的竹质灯)和火把,等夜幕降临时,人们就点燃自家的“蛴蟆灯”,跟着吹唢呐、抬青龙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到河边,对着青龙祭祀完毕后,就会把“蛴蟆灯”插入土中或者放入河里,以示将瘟神送走。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东方灵兽,具有镇妖降魔的本领,人们在蛴蟆节上扎青龙,并同蛴蟆灯一起送出去焚烧,代表着青龙,和降服蛴蟆瘟。

标签: 基础地理

推荐文章

  • 黄国林带领幸福之家旅行社深度游高品质打造旅游新标杆
  • 濠璞酒店逆势而上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突破
  • 踏青与燕子矶的早绝配
  • 开门红逸柏酒店集团喜迎新年两大奖项
  • 蛇年最宵遥
  • 喜迎开门红电广传媒春节假期文旅业务创新高
  • 蔡亚岐研究组在亚乙烯基连接共价有机框架的后修饰合成及热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进展
  • 广东高校 中国大学的拓荒者和试验场
  • 三亚亚龙湾瑞吉度假酒店推出蛇年海味春节体验
  • 国际气象发展前沿丨推出价值链方法 优化早期预警系统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