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自然地理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中国气象局公布十大典型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Posted on 2025年01月16日

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布十大典型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涵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小气候调控等多个领域,以充分发挥新技术赋能和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质效。

近年来,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气象工作精神,按照《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有关要求,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研究、开发、改进一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为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中国气象局面向各级气象部门广泛征集具有实用性、代表性且在应用过程中已产生良好经济社会效益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在充分考虑新技术适用范围、可操作性、应用效益等的基础上,遴选出10项典型适用技术。

十大典型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如下:

一是春玉米智能气象节水灌溉适用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北方半干旱井灌农区。由气象、门联合推广后,与水肥一体化技术配合使用,助力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粮食主产县累计实现节水2亿立方米、节电2.7亿度,增产约4.5亿公斤、减支增收9.4亿元。

二是基于AI和数值模式的茶园百米级霜冻害精细预报服务技术。该技术在茶叶规模化种植区广泛适用,尤其对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变的地区更具优势。引用该技术后,可为霜冻灾害的精准防范争取更多提前量,也有助于优化低温霜冻保险指标。2024年,该技术助力示范区茶园茶叶增产约30%。

三是基于“云端协同”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大田农业及设施农业多种应用场景。技术落地后助力天津市西青区蓝莓提前一周上市,每亩节约成本2000元;助力东丽区设施葡萄种植户精准管理,及时防范高影响天气。由气象、门联合推广后已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是寒温带大豆适时早播增产示范和应用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寒温带大豆种植区,有助于高效利用春季热量资源实现增产、降低秋季霜冻风险。2022年,内蒙古气象部门与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推广应用该技术,示范田大豆每亩提高产量4公斤至15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0元至80元。

五是无人机“一喷三防”气象适用技术。该技术适用地区广泛,尤其适合在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的区域推广应用,可助力“飞防”作业避开不利天气条件,提高了农药喷洒效率、覆盖率,显著增强防控效果。

六是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气象服务技术。该技术适用于稻、麦等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的平原地区,其中“飞防”作业气象适宜度等级具有普遍适用性。该技术有助于节省药剂用量,减少雾滴漂移和药液蒸发产生的不利影响。

七是双季早稻春季低温冷害综合防控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广西以及华南大部双季稻种植区。技术落地后有效减少了低温冷害对双季早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示范点双季早稻平均每亩增产43.4公斤(亩增产8.48%)。

八是四川东北地区夏季香菇生产双层大棚小气候调控技术。该技术在夏季平均气温25℃以上、多高温天气的地区均可适用。2016年至2020年,技术落地后助力“天丰8号香菇”品种在川东地区推广栽培,夏季出香菇3亿袋,增加效益达7亿元。

九是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技术。该技术适用于黄淮海冬小麦种植区,在河南、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部分地区示范推广应用后,可使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左右,增产6.2%,每亩增收节支56.7元。

十是“优质稻+油菜”轮作适宜播种期搭配适用技术。该技术适用于江西双季稻种植茬口偏紧、油菜种植有基础的水稻产区。技术落地后,示范基地适宜播期优质稻每亩增产20公斤以上、油菜每亩增产13公斤以上,减灾增效明显。

(作者:叶奕宏 责任编辑:颜昕)

标签: 基础地理

推荐文章

  • 海南携程海外平台星球号3月22日上线 打造海南全域营销矩阵激活琼港文旅消费潜力
  • 2025年进贤乡村好声音歌唱大赛启动以音乐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 春分踏青正当时 百胜中国以消费场景创新激活春日经济
  • 尚普咨询集团椰林海鲜码头荣获尚普咨询品牌证明
  • 到乡村追风 释放天空之城县域经济发展新潜能
  • 桑干河明朝古堡带 燕山太行之间的北京屏障
  • 油菜花海相约青春会同2025湖南省油菜花节会同分会场活动亮点抢先看
  • 三线并进 玩转千年文脉首届会泽古城地标定向赛开启美景美食教体沉浸之旅
  • 我国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 湖南卫视夺金2025选手入住窝趣长沙湘江科创园轻社区 点亮创业星光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