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智畅行自然地理网
Menu
  • 首页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Menu

黄土 黄土高原奠定中华文明的深度与厚度

Posted on 2024年12月20日

无论古史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无论人文学者的考证,还是科学家的研究,均充分表明:跨我国7个省区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成熟的最重要舞台。从西侯度人、蓝田人、大荔人、许家窑人、丁村人等旧石器遗存,到大地湾、齐家、仰韶、半坡、庙底沟、姜寨等新石器遗址,再到石峁、陶寺等“准文明遗址”——不同时期的文化、文明,几乎连续相继地出现在黄土高原。文明大幕拉开之后,周、秦、汉、唐更是将文明大戏推向。历史上许多重要改革和制度创新,在黄土高原上完成,为文明的绵延不绝提供了“基因”保障。大戏之后,黄土地略显落寞,过往的辉煌或隐于地下,或残存地上。不过,谁也不能忽视它的重要:它书写了历史长卷,铭刻着华夏的长度;它蕴藏了文物无数,诉说着中国的厚度。

宝鸡古名“陈仓”,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自汉代以来,数万件青铜器在宝鸡不断出土,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中国之首,这里所出的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闻名于世。2012年,宝鸡市石鼓镇石嘴头村的村民在开挖房屋地基时发现青铜器。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经过确认,此墓年代为商末周初,墓主人属于姜太公家族。石鼓山墓地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各类文物230余件(组)。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图为石鼓山西周墓壁龛中的青铜器出土情景。石鼓山西周墓考古发掘,以绝对优势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得票排名第一。摄影/龙剑辉

标签: 现代自然地理学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推荐文章

  • 狼山 挡出黄河几字弯 依偎后套两千年
  • 潮汐能简介
  • 湄公河-东南亚最大河流
  • 温哥华比南方温暖的北方
  • 深蓝汤加大翅鲸的伊甸园
  • 海洋盛宴 中国摄影师直击沙丁鱼大迁徙
  • 海底秘密 袖珍精灵
  • 浊漳河起开太行向东流
  • 沙虎 游走在夜晚沙漠的蛙眼守宫
  • 沙尘暴的来源和路径

分类

  • 自然地理
  • 地理科普
  • 地理人物
  • 基础地理
  • 地理资讯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重庆市智畅行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渝ICP备2023011759号-17